close
「創新教學,從心出發」
─國中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
向上國中/鄭美茹 劉俊榮
摘 要
教育改革的浪潮正席捲全球,台灣的九年一貫課程革新,更為教育帶來了新氣象。本研究乃本著多元、創新的概念,試圖以教材、教法的創「新」教學,將生命教育融入設計從「心」出發,以中部某國中一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設計為期十六週的閱讀指導課程,探討師生在此教學過程互動中的轉變和成長。
研究中以行動研究的方式,經由教學小組成員的觀察討論、師生互動、書寫日誌、反省觀照、修正教學方案,試圖創造一個參與式、互動式、討論式的開放空間,強化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閱讀興趣。研究發現師生均能在互動中創造雙贏的局面,不論在人與自己、社會、自然三個面向,都能有所體悟與成長,而且對於師生或同儕間的情誼,亦得到增長。
關鍵詞:閱讀指導、行動研究
壹、前言
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即研究者」的角色,鼓勵教師能以行動研究來探究自己的教學,逐漸跳出傳統教學的窠臼,重新解讀、批判與創造適合下一代的教學,以引導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透過課程,創造一個無限自由思考的空間。基於此,課程改革主張還給教師專業自主能力,擁有較大的課程設計理念、專業對話的空間、協同教學的落實、進修研習的機會,希冀教學生涯能不斷的學習、成長且更趨於豐盈美好。
一、研究背景
快速的高科技時代、眩目的聲光世界中,古老樸拙的溝通形式─文字和書本,卻重新成為聚光焦點,從英、美到日本、紐澳,各國都在積極推動閱讀運動,新一波的知識革命正悄然開展。閱讀是教育與學習的核心,學校中幾乎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都要經由閱讀而學習,透過閱讀除可以累積豐富的背景知識外,更是孕育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基礎(天下雜誌編輯群,民91)。在台灣語文領域的課程改革,如何提昇閱讀能力和培養閱讀興趣儼然已成為重要的一環,鼓勵教師們透過閱讀指導的課程,讓學生們不只單純的提昇語文能力,更能學會分享與珍惜閱讀的快樂。
筆者深信教國文更應教價值觀,即以生命教育為主軸設計課程,融入社會新興議題,強調生活化的課程以幫助學生成長與領悟。本研究乃是結合研究者與一位觀察者共同討論、合作參與、學習成長,設計國文科閱讀指導教學的課程活動,企圖找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指導方式。經由教學日誌的自我省思,以及師與師、師與生不斷的互動、討論、反省,以改正教學上的缺失,並期能結合教學理論與實務,提昇教師閱讀指導教學的能力與學生閱讀的興趣,實現「教師即研究者」與「創新教學」的理念。
二、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綜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有三:
(一)課程方面: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融入豐富趣味的繪本故事和新興議題的課程設計,以強化教師自編教材的創新教學能力。
(二)學生方面:經由討論式、互動式、參與式的開放空間,以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省思能力。
(三)教師方面:經由觀察討論、師生互動、書寫日誌、反省觀照,以強化國中教師閱讀指導教學的能力和省思身為教師者專業成長的歷程。
而根據以上的研究目的,可擬出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教師如何進行閱讀指導教學教材的編選設計?
(二)教師如何進行閱讀指導教學課程的實務落實?
(三)學生經由閱讀指導教學,產生的轉變和成長為何?
(四)教師如何透過閱讀指導教學進行觀察、探究、反思,以落實行動研究的理念?
(五)閱讀指導教學之行動研究中,教師專業成長歷程為何?
三、名詞界定
(一)閱讀指導
閱讀指導除了提昇閱讀能力以增加學習興趣外,更可以幫助人格的形成與發展。而閱讀能力的強弱,更關係著知識經濟中各國競爭力的良窳。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幫助擷取資訊、解讀資訊、與強化判斷力、思考力(天下雜誌編輯群,民91)。而本研究中的閱讀指導即是奠基在學生的背景知識上,透過繪本故事、圖書資料、影片欣賞,提昇學生閱讀探索的興趣與能力,開展學生的認知、情意、技能,經由計劃性的課程設計安排,指導學生於閱讀中享受生命。
(二)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鼓勵教師反思教學以增進教學品質及提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透過規劃、行動、觀察、反省四個步驟,在教與學不斷互動與連續發生的過程中,系統性的蒐集資料、分析問題、提出改革並實施與檢驗,以發展專業、實現專業自主。透過行動研究以促進教師專業反省、擴展教學知識、增加自主性與對教學和課程的控制能力(蔡清田,民89)。
貳、解決問題的策略
一、行動方案設計與說明
(一)課程設計:
教學團體課前經由討論共擬課程,決定以生命教育「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生活實踐」為四大單元,以四週為一單元的主題探討方式,編寫設計為期十六週的閱讀指導課程(如表一)。教材選擇方面為《把這份情傳下去》中的數篇文章、繪本故事、影片或活動。教學對象為中部某國中一年級新生,總樣本數為43人。在行動過程中教學團體的想法檢討和教學現場的觀察省思,都是改進課程設計的重要處,諸如校長所建議的教學目標擬定、學校兩性教育教案設計的比賽宣導都成為課程設計的一環,關於這部分的論述將於成效分析中的課程與教材方面有進一步的說明。
表一 閱讀指導教學課程設計
週次 | 時間 | 單元 | 主題 | 教學目標 | 配合活動 | 把這份情傳下去 | 繪 本、 參考資料 |
1 | 9/20 | 一、人與自己 | 身與心 | 1. 體認內在心靈的重要性 2. 了解外在的追求往往容易迷失自己 3. 進一步面對和了解自己 | P269靈魂跟上來 | 失落的一角 | |
2 | 9/25 | 無限生命 | 1. 認識生命的真相,體會生命彼此息息相關的道理。 2. 珍惜有生之年的聚合之緣,明瞭愛要及時的意義。 3. 培養尊重、愛惜自他生命的情懷。 | P144很不錯的短文 | 小叮噹的結局 | ||
3 | 10/3 | 生命的真相 | 1. 了解生命的真相在於能夠去愛和關懷,幸福是一直存在的。 2. 珍惜活著的每一片刻,體會生命存在的可貴。 3. 學習以行動落實愛,讓世界更加溫馨。 | P35幸福一直都在 P261活著真的很好 | 時間與愛 | ||
4 | 10/18 | 苦樂交織網 | 1. 了解人生的喜悅哀傷。 2. 學習分享喜悅、度過哀傷。 3. 學會知足常樂的道理,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 P53藝術治療 | 失落的一角遇見大圓滿 | ||
5 | 10/24 | 二、人與社會 | 性別教育 | 認知:瞭解性別角色的多樣性與差 異性。 情意:接納自我並尊重他人。 技能:破除性別刻板化印象對自我 發展的限制。 | 威廉的洋娃娃 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 ||
6 | 10/31 | 認知:瞭解兩性在團體中的關係與互動。 情意:培養兩性良性互動的態度,建構兩性和諧、尊重、平等的互動模式。 行動:表現積極自我觀念,追求個人的興趣與長處。 | 演戲 | 紙袋公主 性別平等教育資料 | |||
7 | 11/7 | 孝親敬長 | 認知:了解親情的可貴和偉大。 情意:培養孝親敬長的情懷。 技能:能以行動表示對父母親的感謝之意。 | P274打開母親的掌心 P321一個用母愛打造的金牌 | 猜猜看我有多愛你 | ||
8 | 11/14 | 手足之情 | 認知:了解手足之情的可貴,和聽障者的生活情形。 情意:培養兄友弟恭的情懷,和關懷身心障礙者的情意。 技能:能以行動表示對手足的感謝,並且學習與不一樣的人相處。 | 感官遊戲 撕紙遊戲 | 我的妹妹聽不見 眼盲心不盲 | ||
9 | 11/22 | 關懷老人 | 認知:了解老人失憶症的病狀,和知道記憶的可貴。 情意:培養關懷老人的心,並且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記憶和創造。 技能:在生活中落實關懷老人的生活實踐。 | 叔公忘記了 威威找記憶 | |||
10 | 12/13 | 三、人與自然 | 體 驗 大 地 | 認知:3-3-1 瞭解人與環境互動互依 關係,建立積極的環境態度與環境倫理。 情意:培養欣賞自然,接受萬物存在本身的價值。 技能:1-3-1 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 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 P265一場鄉遇 | 跟著爺爺看 | |
11 | 12/20 | 關懷自然 | P46生命 P315仁慈 | 小宇宙 VCD | |||
12 | 12/16 | 儉樸生活 | 認知:3-4-3建立合宜的生活價值觀。珍惜與關懷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進而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 情意:4-4-1肯定自己,尊重他人。從衣生活中表現對生態環境與資源利用的珍惜與關懷。 技能:3-4-5 瞭解有效的資源管理,並應用於生活中。 | P250雲淡風輕的日子 | 光腳丫先生 | ||
13 | 12/23 | 惜福愛物 | P253我必須原諒他 P336我已長大了 | 愛心樹 | |||
14 | 12/27 | 四、生活實踐 | 小行動大善行 | 認知:了解人間溫情的可貴,並珍愛各種恩德福報。 情意:培養感恩惜福心,並且了解到愛的流通會讓世界更動人。 技能:主動發揮善心、落實善行,從行動中體會愛的可貴。 | 小天使 | P119世間溫情,母子分享一碗湯麵 | 快樂的小路 |
15 | 1/3 | 心轉天地轉 | 認知:了解憂愁的心境會讓人失去意志,而快樂的心境卻會使人更加充滿生命活力。 情意:分享自己的快樂感受,創造充滿和諧的喜悅天堂。 技能:以實際行動轉換負面心境,以一顆快樂的心面對生命中的挫折與挑戰。 | P71心靈轉個彎,煩惱變恩典 P155快樂工廠 P225何以解憂 | 不要再笑了,裘裘 | ||
16 | 1/10 | 反省記錄 | 認知:了解長大的過程,和了解寬容的心是會帶來和平的。 情意:培養寬容的心,和分享長大的喜悅。 技能:從生活中與人和平共處,和從省思中更加的了解自己,並且改進。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