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樂觀,樂觀學習-提升EQ的ABCDE法則
一、摘要
從身心健康的角度看出去,現代人的特徵是焦慮;後現代人的特徵則是憂鬱。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一書由洪蘭教授所翻譯,教人如何走出無助感,
正好為「心靈改革」提供一套務實方法——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心靈改革所謂「認識自己」,不僅是許多哲學家窮畢生之力想要做的事,也是每個人必須完成的課業,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便是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在情緒管理的向度裡就是指:你習慣用什麼方式、以什麼角度來解釋發生在你身邊的事件。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博士認為:如果一個人習慣將單一的挫折擴大延伸,並且賦予失敗永久性、個別性及普遍性,這樣的人傾向於做負面的思考,思維屬於悲觀的解釋形態;如果一個人認為厄運只是暫時性的,每個失敗都有它客觀的因素,不全是自己的問題,這樣的人傾向正面思考,思維屬於樂觀的解釋形態。本書中提及兩個重要概念:解釋形態及習得無助感。習得的無助感是一個放棄的反應,從「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於事無補」的想法而來的放棄行為;解釋形態是你對你自己說為什麼這件事會這樣發生的習慣性解釋方式,它是習得無助感的調節器。
作者認為:學習樂觀的主要技巧在於失敗時所用的「非負面思考」方式,因此特別針對那些具有悲觀解釋形態的人,提供一套改變思想習慣的方法:ABCDE法則~不愉快事件→念頭→後果→反駁→激勵。當遇到悲觀的想法時,可以藉由練習再練習的方式來轉念。從認識自己解釋事件的習慣性,到改變自己對事件的解釋方式中學會樂觀,並以樂觀的態度來待人處事。
此外,書中提及憂鬱症是現代心理的流行病,導因於悲觀,是思想、情緒、行為和身體反應的負面改變,其建構模式是由習得無助感而來。個人怎麼想就有怎樣感覺:如何看待問題,決定了個人是否從沮喪中解脫出來,還是使沮喪更為加重;有悲觀解釋形態的人,遇到打擊時可能變成憂鬱,而有樂觀解釋的人,遇到打擊較有抵抗力;自我的膨脹及社會意識的薄弱是憂鬱症成長的因素;可以靠改變個人主義與團體意識的平衡找出特大號自我優點;認知治療給了憂鬱症治療良方。而擺脫憂鬱症、增加成就以及身體健康則是學習樂觀的三個最顯著的應用。
作者也認為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遠離悲觀:反駁自己的負面思想是孩子可以學到的終生技術,越早學會這種技術,將可終生受用。
二、心得
(一)本書論及提昇EQ的ABCDE法則,包括:
1.不愉快的事: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挫折、危機。
2.念頭:由不愉快的事所產生的思考。
3.後果:負面情緒的產生。
4.反駁:針對不愉快、負面思考、情緒,提出反向思考;從正面去分析。
5.激勵:發現有更理想的處理方式,然後積極作為。
個人從事輔導工作以來,經常面臨如何導引學生正向思考的難題。學生負面的想法往往影響其所作所為。在閱讀這本書後,個人覺得可以試著在輔導過程中教導學生轉念的技巧,教學生反駁自己的負面思想。個人認為可藉由書中提供的問題,引導學生了解平日慣常的思維模式,亦即作者所謂的「解釋形態」,經由ABCDE法則反覆不斷的練習,應能對其樂觀的想法有所增益。這是閱讀完這本書後可立即應用在實務工作上的部份,實在獲益匪淺。
(二)書中提及:「當你的孩子做錯事時,你對他說什麼?他的老師又對他說什麼?注意,孩子所聆聽的不只是談話的內容,同時也聽談話的形式;不只是對他們說什麼,還包括怎麼說。孩子相信這些人的批評,而且用它形成自己的解釋形態。」、「無助感是學習而來」。我們在教養孩子時,是否深切體悟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對他們思維模式或解釋形態的影響力?有時想想,他們之所以習得無助感、之所以應驗自己「無能」、「一無是處」、「就是這樣」……等負面想法,身為師長的我們是該負大部份責任的。當孩子犯錯、失敗時,師長的慎思、慎言、慎行,是避免言行舉止無意傷人不二法門。適當的鼓勵與引導,也許會在不期然中萌生孩童樂觀的想法,身為師長的我們,是該以此自期的。
三、問題與批評
(一)本書作者認為:「對生命的想法可以擴大或縮小我們對生命的控制力」。就此而言,個人覺得作者似乎簡化了人對生命的掌控能力,以為只要想法樂觀,一切自然順利有成。事實上,人對生命的控制力似乎要更困難些。對生命的想法是個人主觀的認為,亦即作者所言對生命中事物的解釋形態,有樂觀、也有悲觀。如果人可以改變對生命的想法,自然有部份能力可以對生命有所掌控,問題是生命並不只單純地由想法掌控,作者忽略了許多真切的事實面。就像他寫道:「學業成就源於傳統所提之才能之解釋,忽略了解釋形態」一般。如果依照作者的說法,成就何以是成就,不過是個人解釋觀點的不同罷了。人人心中自有一把尺,又如何能辨別優勝劣敗?
(二)書中提及運用
ABCDE法則轉念樂觀,但是否凡事皆可如法炮製?過度樂觀的結果會不會成為消極、無作為的藉口?值得深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