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作家游乾桂醫師蒞臨演講

96學年度下學期國文領域第五次會議紀錄

時間:2009.04.10             

               

地點:行政大樓2樓會議室

 

召集人:黃可昕

 

與會人員:如簽到表

 

會議內容:「與課本作家相遇」--游乾桂老師主講「放手就是桃花源」

 

一、教育的目的是——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愛,讓孩子能愛人。「老師」的角色與「教育工作者」不同。老師只是個職業,這個職業在退休之後就失去意義,而教育工作者則是孩子的「伯樂」,能夠發現並協助孩子發展長處。

       

二、多肯定孩子

多肯定孩子,師長的肯定將為孩子的一生注入活水。昔日校長與師長的教誨和讚美,影響游乾桂老師的價值觀,期許自己當個有內在的人。此外,由校長善用道具說故事的教育方式,讓游老師了解到故事的穿透力,更影響到他日後從事寫作。

 

三、找「對的路」比找「好的路」重要

        臺灣人多半重視找「好的路」。「好的路」就是擁有高學歷,人人稱羨的好職業,及賺很多的錢。走「好的路」固然意味賺到很多錢,卻未必賺到好生活。錢的價值在「能用」,若錢賺得多,卻不能花用,錢還有什麼意義?《想飛》一書中曾提到一個台大醫學院的高材生,明明是對古典音樂有興趣,卻被家人逼著走「好的路」。他不負眾望考上醫學院,也順利考上醫生執照,自己卻先成了精神病院的病人。所以,找到「對的路」更重要,要依照自己的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路,才能擁有優質的生活。一位哈佛教授曾說過,一個人的身價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部分。除了物質等有形的身價,更要有無形的身價。無形的身價即是要「活得像人」、「得到你要的,享受你有的」。

 

四、有意義的書寫

        文字要有穿透力,才叫文章,像魯迅的文筆如刀,筆筆都有刻痕;沈從文的文章如畫,篇篇美麗動人。文章要感動人,就得夠「真」。文章的「真」要來自豐富的閱歷,尤其是童年。游乾桂老師提醒我們:讀書和工作,在我們這一生中,所耗費的時間最長,但卻用得不夠精采。一個人要累積實力,必定得多閱讀專業領域的書籍,並且廣泛涉獵各領域的書籍。游老師並推薦「主題閱讀法」及「旅行閱讀法」。藉著拜訪作者的故居或作品所提到的地點,可以進一步認識作者筆下的世界,也讓旅遊更有深度。

 

    游乾桂老師個人小檔案:
   
游乾桂,一九五八年生於宜蘭員山的溫泉小鎮,自陳是個以「人文」為師的文化人,創作常以「關心」為引子,寫作出溫溫柔柔的親職教育、心理健康、環保保育、生命教育等作品。難懂的理論,在他筆下變得深情款款,直入人心,寫作風格自成一派。

主修習臨床心理的他,曾任818醫院、台灣地區婦幼衛生中心、全家聯合診所、建國聯合診所心理師,《父母親月刊》總編輯、宜蘭生命線主任等職;目前是鞋子兒童劇團發展顧問、中國健康家庭協會秘書長。

這些年來,致力於優雅生活的探討,寫了《放下,人生更豐富》、《打造心靈家屋》、《活好每一天》、《好簡單、好富足》、《閒居七年》(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幸福,自找的》、《轉個彎,就是天堂》、《活得好得100個理由》等作品。

 

--以上資料錄自游乾桂《爺爺的神祕閣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jh7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