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新意》校正稿        孫敏惠96.12.23

前言:本文根據之《古詩新意》,整編者為陳玉幸,乃播種者實業社於918月出版。以下文字均為台中市立向上國中國文教師孫敏惠個人看法與建議,敬祈諸先進參考指正。目前以第101頁至110頁為主,第11頁至第100頁容後再補。

  

p.103畫眉鳥                     歐陽修

原詩:百轉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使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詩意:畫眉鳥的鳴聲會隨著牠的情緒而變化,聽到穿梭於綠樹紅花間的鳴聲後,才知道關在籠中的鳥,其啼聲遠比不上牠們逍遙自在地在林間飛舞。

說明:

(一)坊間多半書籍都將「歐陽脩」之名寫作「修」字,但根據南一書局所編定的國中國文課本中歐陽脩本人手稿簽名作「脩」,雖然字典中,「脩」字有一義同「修」,但本人認為人名應按當事人自我認定為準,故作者改為「歐陽脩」。

(二)原詩文字有誤,應更正為:百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三)本詩第一句「隨意移」,究竟是修飾「百囀千聲」,或是修飾後句「山花紅紫樹高低」呢?兩者似可並存,畢竟詩無達詁!不過若與本詩第三、四句並論,則本人認為「隨意移」修飾「百囀千聲」,以刻畫林間畫眉鳴聲的自在尤佳。

原詩意結語部分「其啼聲遠比不上牠們逍遙自在地在林間飛舞」,邏輯不清:將鳴聲與飛舞相比,不倫不類,因此改為「把畫眉鳥鎖在金籠裏聽牠啼叫,遠不如讓牠在樹林裏自由地歌唱。

全詩更正:

畫眉鳥                             歐陽脩

原詩: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詩意:「聽到穿梭於山林綠樹紅花間的百囀千聲後,才知道把畫眉鳥鎖在金籠裏聽牠啼叫,遠不如讓牠在樹林裏自由地歌唱。」

本詩主旨:作者歐陽脩此時因在朝中受到排擠而被貶到滁州,格外嚮往自由自在、不受羇束的山林生活。

 

 

p.105勸學        顏真卿

原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詩意:三更天起床讀書讀書到五更雞鳴,這正是男兒讀書最寶貴的時刻,年輕時不知道勤學而早起,到了頭髮白了才後悔沒讀書已經遲了。

說明:

(一)一夜分為五更,自晚上七點起,至次晨五點為止,每兩小時為一更,故三更指夜裡1100到凌晨100,五更則為300500,參酌常人生活型態,本人認為顏真卿原意應為讀書到三更時分才就寢,五更天時聽到雞鳴又即刻起床讀書,非常勤奮。據五南出版社《成語熟語辭海》所言:「三更燈火五更雞,指晚上在燈火下學到三更,早上五更雞叫就起來學習」,足證《古詩新意》「三更天起床讀書讀書到五更雞鳴」之說法,恰與作者原意相反,應修正。

(二)本詩第三、四句對仗,故「勤學早」與「讀書遲」兩句相對,「早、遲」,指的是大範圍、較長的時間,就整個人生而言,並非眼前短暫的時間,更何況本詩第一句就點出勤學不只「早起」,還包括「晚睡」。因此詩意部份言「年輕時不知勤學而早起」,應改為「年輕時不知道早點兒勤學」。

(三)詩意更正:「晚上在燈火下讀書到三更,早上五更雞叫就起來繼續學習,這正是男兒讀書最寶貴的時刻。年輕時不知道早點兒勤學,到了年老髮白,才後悔沒讀書就太遲了。」

 

 

p.107晚春      韓愈

原詩:草木知春不久歸,般紅紫鬥芳。楊花榆莢無才思,惟漫天作雪飛。

詩意:連草木也知道春天就要離去了,所以費盡心思製造各種花香和五顏六色。而楊柳和榆莢雖然沒有別的本領,但是他們卻知道把花絮飄散在天空,如雪花般漫天飛舞。

說明:

原詩有誤,應更正為:草木知春不久歸,般紅紫鬥芳。楊花榆莢無才思,惟漫天作雪飛。

本詩採用轉化中的擬人手法,如:知、歸、鬥、無才思、解等字。

(三)對於本詩解說不一:就字面意義看來,春天即將消逝,所有的草木無不盡心竭力綻放萬紫千紅,吐豔爭芳。而楊花榆莢沒有美色芳香,只懂得隨風起舞,化作雪飛。作者彷彿嘲笑楊花榆莢一如毫無才華的文人,無法寫出富有文采的詩章。另有一說,則認為此詩在勸人珍惜光陰,以免如楊花榆莢白首無成。但本人最為推崇的說法,出自地球出版社《唐詩新賞》10從韓愈生平為人來說,他既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宗師,又是力矯元和輕熟詩風的奇險詩派的開派人物,頗具膽力。他能欣賞『楊花榆莢』的勇氣不無原因。他除了自己在群芳鬥豔的元和詩壇獨樹一幟外,還極力稱揚當時不為人重視的孟郊、賈島,這二人的奇僻瘦硬的詩風也是當時詩壇的別調,不也屬於『楊花榆莢』之列?由此可見,韓愈對他所創造的『楊花榆莢』形象,未必不帶同情,未必是一味挖苦。甚而可以說,詩人是以此鼓勵『無才思』者敢於創造。」「如雪的楊花,乃是晚春具有特徵性景物之一,沒有它,也就失卻晚春之所以為晚春了。可見詩人拈出『楊花榆莢』未必只是揶揄,其中應有憐惜之意的。尤當看到,『楊花榆莢』不因『無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門弄斧』之譏,避短用長,爭鳴爭放,為『晚春』添色。」綜上所述,《古詩新意》詩意部份應改為全詩皆採擬人法翻譯,較符合詩人原意。

全詩更正:

原詩:「草木知春不久歸,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詩意:「草木知道春天就要離去了,所以費盡心思爭妍鬥艷,競吐芬芳。楊柳和榆莢雖然沒有才華,但他們卻懂得把花絮飄散空中,如雪花漫天飛舞。」

 

 

p.109飲湖上初晴後雨       蘇軾

原詩:水光瀲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濃抹總相宜。

說明:「粧」為「妝」的俗體字,建議避免。

原詩更正:水光瀲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jh7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